☺️

光明会VVIP

梅香如故——记《如懿传》

海中的塵埃:

“你知道兰因絮果这句话吗?我少时读的时候只觉得惋惜,如今却明白了,花开花落自有时。”


                                ——如懿


《如懿传》实在是一个处处透漏着悲凉与无可奈何的故事。


这种悲凉来自于,你猜到自己最后的结局可能终究是一无所有、恩情不复,可是依旧一步一步循着命运的脚步踏入死局。


这种无可奈何来自于,明明是幼时相识、青梅竹马相伴长大,曾经那样情深意切的两个人,所有的情分却终究是在时光中被一点点消磨殆尽,最后难逃宿命般的恩断义绝。


第八十六集的时候,皇帝在知道所有的真相后,奉还了皇后的册宝,去翊坤宫看望如懿,表示了自己重修旧好的意愿。皇帝的内心似乎很笃定,虽然我在不断的伤害她,我一次又一次的对不起她,可是只要我道歉,我们就可以重归于好。


可如懿只是说“此次秋狝,一路保重啊”。


那是她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亦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皇帝那时也许并不知道,如懿早已放下了,她对于他已经是无爱亦无恨,当时她只是在向他做最后的道别,而他却还内心希冀着能在回来后与如懿重修旧好。


其实如懿看的很清楚,这些年来她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卫嬿婉,卫嬿婉于帝后的恩断义绝顶多是催化剂。即使宫里从没出现过这个卫嬿婉,也会有其她的“卫嬿婉”,而帝后之间的情谊迟早会在皇帝与日俱增的自负和对如懿的猜忌中被消耗至空。


所以她放下了,也许她这些年活着只为将心如蛇蝎的卫嬿婉绳之于法,以祭奠那些被卫氏害死的在天之灵,还世间一个公道。


关于卫嬿婉,我曾经和友人谈起,哪怕是宜修年世兰安陵容高晞月阿箬金玉妍都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卫嬿婉来的可恨。只因在她身上完完全全的展现了人性本恶和无止境的贪欲。其他反派角色做坏事总有理由(当然并不是说有理由就是对的),比如宜修是因为庶出的身份和她对于皇帝的爱,高晞月是因为依附于皇后很多事不得不做,再加上智商有限总是被人当枪使,金玉妍是因为对王爷的痴心相恋和对玉氏的忠心,她们做坏事至少是有动机的,这样看来行为至少是合理的。而卫嬿婉不同,她属于你招惹过我那我肯定是要报复你的(参考金玉妍),但是你没招惹过我我一样要害你(对于如懿),哪怕后期她封妃、得宠,她依旧不满足,她的欲望仿佛是一个无底洞,无论如何都填不满。如果说她对于如懿的怨恨来自于凌云彻的变心,那么请问她一开始进宫的时候又为什么抛弃凌云彻?如果说是为了皇帝的恩宠,但是她彼时已有好几个孩子地位已经足够稳固,她还怕什么?只要她不害人,别人自然也不会找她麻烦。她自己的出身不够做皇后心里应该有数吧?那么她做尽坏事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她无限膨胀的欲望活该搭上那么多条人命?这个女人真的是令人恶心至极。


 


如懿和弘历的结局恰恰印证了琅嬅当年的预言。大抵帝王都是这样刻薄寡恩,有时候我觉得皇帝待如懿与待别的女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想打就打、想骂便骂。可如懿却是将一颗真心完整的奉上,最终却落得那样一个凄凉悲苦、万念俱灰的结局。也许在潜邸的时候他们是心意相通、真心对待彼此的,然而自弘历登基为帝之后,他们的关系注定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也许如懿这么多年一直都把皇帝看做是当年的弘历,她以为他没变,他们之间没变,可是他却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弘历了。


有我在,你放心。


曾经许下的誓言早已在墙角落了灰。


如懿离开的那一天,登上了城楼,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大半个紫禁城,亦是她和弘历开始的地方。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那时的如懿心里在想什么呢?也许回忆起了她和弘历的少年时光,那时的他们至少不似现在这般伤痕累累、相对无言。


她走的时候就像是睡着了,手边拿着扇子,桌旁摆着剩下枯枝的绿梅,只是换了一盏茶的功夫,她便离开了。


她说“这么多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并非什么都没发生过,恰恰是发生了太多太多,这许多的事情,磨灭了她年少时的希望与爱恋,杀死了她心里最爱的那个人。


 


“茫茫岁月分不清何处是归期 恨不知心底的在意


月光如水浣尽了浮华的旧事 惟愿留一笔相依”写的是如懿。


“漫漫长夜舍不下华发追青丝 不敢看你悄然远离


若有来世盼你我结寻常布衣 再相约不离不弃”唱的是弘历。


 


 



评论

热度(47)